Search


兩張有意思的圖表
先探投資週刊的江文勝秀出一張圖片,統計台股股價逾100元以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兩張有意思的圖表
先探投資週刊的江文勝秀出一張圖片,統計台股股價逾100元以上的公司高達170家,占全體上市櫃公司10.2%,這是歷史新紀錄,顯示台灣企業過去以衝量為主,現在懂得提升經營效率,EPS提升,股價也有了改善,這是百元以上高價股愈來愈多的景象。
但另一面,30元以下的低價股居然占了一半以上。上市公司30元以下的公司有490家,上櫃公司有352家,再把列入全額交割的50家列入,台灣資本市場低於30元以下的低價股高達892家,占總體上市櫃公司53.7%,也就是說,台股有半數以上的企業都是股價在30元以下的低價股。
從企業競爭的角度來看,贏家跑在前面,輸家躺在地上仍在掙扎。股市站在萬點之上已逾兩百個交易日,有些老闆逐漸醒過來,有的躺在地上掙扎。現在的情況有些改變,有些企業被陸資相中人股,像風華高科拿下光頡科技40%股權,拿下經營權,宣德由立訊人股,立訊又入股美律蘇州廠。去年頎邦科技把蘇州頎中科技股權讓給京東方⋯⋯很多低價低市值上市櫃公司都被有實力的陸資鎖定。
另一張圖表是我參加北威論壇,台新投顧的李鎮宇秀出一張跟房地產有關的資料,顯示這幾年房貸金額不斷創新高,貸款人數卻創新低,這是個很有趣的現象,如果要解讀只有兩種可能,一是台灣有兩戶房子以上的人不少,一是拿房子貸款的以豪宅的買家居多。未來隨著美國升息,如果台灣也跟進,房貸戶壓力會升高,這是房地產市場未來的變數之一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播出時間/每周日20:00-21:00 掌握全球脈動 用數字看台灣 剖析國際金融局勢 探討國內外重大財經訊息 預測產業未來趨勢 為台灣提出具體建言 謝金河董事長 每週一堂的財經課
View all posts